还有两三年就该到退休的年龄了,心态比原来客观从容了许多,阅读兴趣也彻底告别了抒情和愤青模式,转而关注起人类历史文化的前生与未来了。总妄想打开一扇思想的天窗,能够思接千古,独往独来,通行无碍,得精神之大享受。自知才力浅薄,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实非易事。但与古今中外的大师们交流,认真研读他们的作品,体会他们的心历路程,接受他们不朽思想的洗礼,是告别贫乏平庸的不二法门。杜甫就是这些大师中杰出的一位。
一、广阔的社会视野,史诗般的历史画卷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作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时期,开元盛世的熏陶和“安史之乱”的乱世经历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造就了这位伟大的诗人。深厚的文化思想修养,深刻的社会体验,广阔的观察视野,加之“诗是吾家事”的家学传统,使得杜甫的诗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他以如椽之笔,深刻而生动地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广阔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军政大事、帝王将相、个人琐事、生活情趣等等,无所不涉,因而被称为“诗史”。
最能代表杜甫“诗史”特征的作品当属“三吏”“三别”了,“三吏”“三别”极其深刻生动,极其典型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在思想意义和艺术造诣两方面均达到了古乐府诗前所未有的高度。另外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醉时歌》 、《哀江头》 、《北征》 、《洗兵马》 、《留花门》等名篇都具有极鲜明的叙事风格和诗史性质。
杜甫客居成都草堂的几年,是难得的相对安定时光,诗人对草堂落成,村居生活,江村景物,邻里交往,远客来访等都有生动的记录。充分体现了诗人热爱生活,挚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珍贵的社会生活资料,也不失为诗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心忧天下,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杜甫青年时代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政治抱负,即使屡屡受挫,困顿不堪也不改初心。在封建社会中,实行仁政的首要条件是有贤明的君主,所以杜甫的忠君思想是与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就是诗人最直接的内心表白。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皇帝荒淫无道时,杜甫也会毫不客气地表现出不满和讥讽,并且对黑暗朝政的批判极其深刻,入木三分。如《丽人行》中对玄宗沉溺酒色,骄纵外戚的讽刺是深刻无情的。《兵车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对天宝年间的穷兵黩武表达了极大的不满。甚至连肃宗惧内也没逃过诗人的讽刺:“张后不乐上为忙”(忆昔二首)。这是杜甫有别于一般士大夫的忠君思想,所呈现出独特的思想风貌之处。
杜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有相当的政治远见,主要表现为对当时尚未发生的政治事变有惊人的预见性。当唐王朝还呈现出歌舞升平的虚假繁荣时,杜甫已敏锐的感到大乱将至。安史之乱发生后,对于朝廷向回纥借兵,杜甫也敏锐的看出了弊端,在《北征》、《留花门》等诗中表示了忧虑。一介文弱书生,对历史事件分析判断的如此准确,是何等的远见卓识!
对杜甫的政治才能,看法也不尽一致,有人认为杜甫“好论天下事,高而不切。”但宋人郭印称杜甫“诗中尽经济,秋毫未设施。”陆游感叹说:“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后世但作诗人看, 使我抚几空嗟咨! ”这至少说明杜甫是一位有思想,并且政治观察力极其敏锐的诗人。
了解了这些情况,也就基本理解了杜诗沉郁顿挫主体风格的来源,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就是这种风格最本质的内涵,也是它形成的基础。这种沉重深广的忧患意识与后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也是最为可贵的。
三、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鲜明的人民性
杜甫是一个感情深厚真挚的人,他深切的爱着他的妻子,儿女和弟妹,并用无数美丽的诗篇表达了这种纯真的感情,如《月夜》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忆舍弟》 、《得舍弟消息》等篇。杜甫还把这种至情至性推向朋友之间,他对李白、高适、岑参、郑虔等都情同兄弟,写下了许多歌颂友情的诗作,其中如《赠卫八处士》 、《梦李白二首》 、《醉时歌》等,都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杜甫还把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天下苍生,大到战争年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以及前线浴血奋战不得归家的士卒;小到因秋雨连绵,生计窘迫的田夫农妇。甚至把邻居一位无依无靠的老妇人也挂念在怀,“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可谓真挚感人,充分体现了诗人一颗宽广的仁爱之心。特别是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何等博大的胸襟,足以令那些身居高位却碌碌无为的政要们为之汗颜!
在“三吏”“三别”中的《无家别》一诗结尾处,杜甫代表黎民百姓悲愤地诘问“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浦起龙认为“‘何以为蒸黎?’可作六篇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民上?’”是有见地的评论,这是杜甫最具人民性的呐喊,是其他诗人无法望其项背的伟大之处 。
四、诗歌史上的集大成者
“集大成者”的概念来源于《孟子》,孟子把圣者的修养分成几种类型,比如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属于“圣之清者”,他们做人的最高标准就是保全自己的清白,在品格上不受一点污染。与之不同像伊尹这样的人,不管怎样水深火热污秽脏乱的地方他都去得,只要能救民于水火,他就会出来做一些事情,这样的人属于“圣之任者”。而孟子认为“孔子,圣之时者也。”所谓“圣之时者”,就是该清时则清,该任时则任,该隐时则隐。所以他赞美孔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通俗点说,一个真正伟大的人,他平生的乐章不是单独乐器的演奏,而是交响乐,是多种乐器的合成。如果你只用一种乐器演奏完一段乐曲,完成了一个乐章,这叫小成。如果把各种乐器配合起来演奏,而且自始至终配合的恰到好处,那才叫大成。各种乐器合奏的乐曲,要有始终,“金声”就是开始先以钟声敲定整个乐曲的基本乐调,“玉振”是说结尾的时候要以玉磬做一个庄严的收束,这才叫“集大成”。
而大家赞美杜甫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就是因为他各种体裁,各种内容的诗都写的非常好。沈德潜评价说:“少陵歌行,如建章之宫,千门万户;如钜鹿之战,诸侯皆从壁上观,膝行而前,不敢 仰视;如大海之水,长风鼓浪,扬泥沙而舞怪物,灵蠢毕集。”杜甫的古体诗从语言、意象到结构,在不同层面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至于律诗中最难驾驭且易工难化的七律,杜甫到晚年已驾轻就熟,出神入化了。清人黄子云说:“杜之五律、五七言古,三唐诸家亦各有一二篇可企及;七律则上下千百年无伦比。其意之精密,法之变化,句之沉雄,字之整练,气之浩瀚,神之摇曳,非一时笔舌所能磬。”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登楼》 、《阁夜》 、《曲江二首》等诸名篇,无不飞动神妙,波澜起伏。最能从整体上体现杜甫七律艺术造诣的当推《秋兴八首》,这组诗在形式上极其工整华美,诗人飞动的思绪纵横上下千年、南北万里之间,在整饬工丽的语言外壳下,是流动跳荡的意脉,章法开阖错综,变化莫测。明人陈继儒云:“云霞满空,回翔万状,天风吹海,怒涛飞涌,可喻老杜《秋兴》诸篇。 ”
在内容方面,杜诗主要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一份关怀,并且感情是那样的真挚、深厚、博大。内容及其丰富,几乎无所不包,并且气势博大,声响恢宏,色彩浓郁。这是成就杜甫集大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可以说李商隐是名家,但不是大家,李白是当之无愧的大家,但不是集大成者,唯有杜甫是无可替代的集大成者,可谓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人。
五、杜甫的文化意义及影响
杜甫的影响绝非局限于文学领域,而是广泛地进入到中华民族文化形态的各个方面。杜甫坚定踏实的人生态度,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些素质是中华民族性格中最光辉的部分。诚如闻一多先生所云:“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在历史上,韩愈是杜甫同时代的知音,并高唱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元稹、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大家无不对杜甫顶礼膜拜,并从杜诗中汲取了很多营养。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也对杜诗推崇有加。共产党人陈独秀甚至能背诵杜甫的全部诗作,可见喜爱程度非同一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也非常喜爱杜诗。
杜甫的影响早已超越了国界,从十三世纪开始,杜诗就开始在日本、朝鲜、越南广泛传播,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从十九世纪起,又被介绍到欧洲,并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美国现代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斯甚至认为在某些方面杜甫比莎士比亚或者荷马更为优秀。并深情的赞颂到:“我三十多年来沉浸在他的诗中,我深信,他使我成了一个较为高尚的人”。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历经了世态沧桑,见惯了人情冷暖,情感更趋厚重沉稳,思想也具备了披沙拣金的能力。此时读一读沉郁顿挫的老杜诗篇,真是如饮陈酿,辛辣甘醇,诸味杂陈,回味无穷。可谓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