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地质调查成果年度盘点-m6米乐安装

发布时间:2018-01-03   浏览次数:6702次   信息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 吴昊 | 来源: 中国矿业报    

  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召开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对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作出批示,要深入贯彻执行新发展理念,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在会上总体概括了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的9项重点要求,深刻分析了当前地质工作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6个问题,突出强调了2017年要完成的10项重点任务。会议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年度报告(2016年)》、《关于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情况的报告》、《支撑服务能源资源重大突破地质报告》。

  点评:2017年是实现“十三五”目标关键的一年,也是地质调查新百年的起始之年。会议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地质工作要顺势而为,着力在各个方面调整工作结构。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地质调查工作的思路是:用科技创新改造、引领、支撑地质调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

  多方联动打造地质调查“皖江模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安徽省政府联合召开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第一次联席会议暨成果交流会,展示并交流皖江经济带地质调查成果,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期间,发布了《支撑服务皖江经济带发展地质报告(2017年)》,皖江9市政府负责同志围绕地质调查工作需求作了典型发言。

  点评: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坚持行政协调与业务推进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协调联动的“联席会商”机制,打造了可复制推广的地质调查“皖江模式”,为构建新型的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提供宝贵经验。

  海洋地质调查“九龙探海”新格局形成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配套装备项目中的3艘调查船,“海洋地质八号”、“海洋地质九号”、“海洋地质十号”综合地质调查船在今年陆续出坞下水。其中,“海洋地质八号”是世界第一艘六缆高精度短道距地震电缆三维物探船,“海洋地质九号”是以短道距地震电缆二维多道地震为主的多功能综合地质调查船,“海洋地质十号”是我国自主建造的高精度地质调查船。这3艘调查船投入使用后,将与现有的“海洋六号”、“海洋四号”、“探宝号”、“奋斗四号”、“奋斗五号”、“叶治铮号”调查船一起,形成“九龙探海”新格局。

  点评:9条海洋地质调查船构成中国地质调查局覆盖浅水、深水及大洋等全海域海洋地质调查船舶及技术装备探测体系,也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能力跻身世界前列,极大地提升了地质调查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能力。

  “海洋六号”取得丰硕科考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局“海洋六号”科考船完成2016年深海地质航次、中国大洋41航次和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航次任务,取得五方面重要成果:获得了南极海域宝贵的地质地球物理实测资料,开辟了深海地质调查新区域,履行了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勘探合同义务,实现了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积累了全海域航行保障及复杂环境下开展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的经验,大幅提升了我国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能力。

  点评:本航次历时232天,航程近7万千米,是一次从深海大洋向极地冰海跨越的历史性航程,是落实“三深一土”国土科技创新战略的具体举措,彰显了我国深海进入和深海探测的能力。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超额完成“日产万方、持续一周”的预定目标。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试采现场宣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开采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贺电,盛赞试采成功“是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点评:试采成功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性开发提供了技术储备,积累了宝贵经验,打破了我国在能源勘查领域长期跟跑的局面,取得了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的完全自主创新,实现了在这一领域由“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雄安新区地质调查拉开序幕

  中共中央、国务院4月1日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中国地质调查局根据新区规划建设需求,制订了雄安新区地质调查总体方案和2017年工作方案,确定了四大工作目标,一是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透明雄安”;二是打造全球地热利用样板;三是建成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基地;四是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提供全流程地质m6米乐安装的解决方案。

  8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向雄安新区移交第一阶段地质调查成果,可作为新区暨起步区总体规划的地质依据。

  点评:雄安新区地质调查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新区规划建设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多家单位投入工程技术人员1700多人,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获取90余万条数据,取得了丰硕成果。

  《支撑服务赣南苏区脱贫攻坚地质调查报告》编制完成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关单位编写完成了《支撑服务赣南苏区脱贫攻坚地质调查报告》。报告回顾了30年赣南扶贫历程,阐述了期间取得的成效,总结了支撑服务赣南苏区脱贫攻坚的经验,并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部署。

  点评:中国地质调查局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发挥专业优势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延伸服务、示范引领,举全局之力打通地质工作支撑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强力支撑赣南苏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多家单位投入茂县泥石流抢险救援

  6月24日早上5:40左右,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一起山体高位崩塌,数十万方的崩塌体掩埋山坡下一处村民聚集点,40余户100余人被埋,堵塞河道2千米。

  获悉灾情后,国土资源部立即启动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地质环境监测院、成都地调中心、探矿工艺所、地质力学所和全国地质资料馆积极组织力量投入救援。

  点评: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积极投入地质灾害抢险救援,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鄂宜页1井页岩气调查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地质调查局7月7日在北京举办湖北宜昌鄂宜页1井页岩气调查重大突破成果研讨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以往油气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瞄准久攻未克的南方复杂地质构造区,加大工作力度,部署实施的鄂宜页1井在寒武系水井沱组(地层形成于约5亿年前)获得6.02万方/日、无阻流量12.38万方/日的高产页岩气流,并在震旦系陡山沱组(地层形成于约6亿年前)获得迄今全球最古老页岩气藏的重大发现。

  点评:鄂宜页1井页岩气调查的重大突破是历史性、开拓性、导向性、里程碑式的,填补了中扬子寒武系油气勘探的空白,首次确立了寒武系水井沱组为页岩气勘查开发新的主力层系,对广大南方复杂构造区块油气勘探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实现了我国页岩气勘查从长江上游向长江中游的战略拓展,对形成南方页岩气勘查开发新格局,支撑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油气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召开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7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通报了从去年11月8日召开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大会暨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学术研讨会以来,全局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的主要进展与成果,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会议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落实推进方案》、《中国地质调查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激发地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实施办法(试行)》等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有关重要文件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点评:会议再次明确,科技创新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立身之本,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地质调查事业更加突出的位置,务必牢固树立“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的理念。

  我国首次钻获埋藏最浅、温度最高的干热岩体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共同实施的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项目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在青海共和盆地成功施工5眼干热岩勘探孔,均钻获干热岩体。其中,gr1干热岩勘探孔,孔深3705米,孔底温度达236℃,孔内3366米以下深度平均地温梯度为8.8℃/100米。这是我国首次钻获埋藏最浅、温度最高的干热岩体,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

  点评:我国干热岩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面临重重困难,实现干热岩的大规模高效利用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需要地质工作者为之继续努力。

  《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编制完成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制完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涵盖土地规划利用管理需要重视的资源环境条件、城镇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适宜性、产业规划布局需要考虑的能源与资源条件、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重视的资源环境状况和防灾减灾需要重视的重大问题等5个方面的图件共计55幅。图集详细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自然资源分布及变化情况、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等多领域的调查成果,通过港口建设适宜性评价、渔业资源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工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可为大湾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9 2城市群国土空间布局、海洋经济发展、资源配置、重大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和减灾防灾等提供科学依据。

  点评:图集编制完成将支撑服务大湾区经济建设,完善粤港澳三地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

  三方合力推进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瑞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刘宏斌分别代表国土资源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推进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点评:三方签署协议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贺电精神的重大举措。要通过加强部、省、企合作的组织领导、加快资源管理政策和产业政策研究与制定、发挥各自优势落实各方责任,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制度优势,加快研发进程,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

  中国-阿拉伯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成立

  在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研究中心于9月9日在银川揭牌成立。中心旨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中阿地学共同体,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促进中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地学研究水平,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中心研究区域包括埃及、沙特阿拉伯等22个阿盟国家和地区,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局共同建设与管理。中心学术委员会由中国及阿拉伯国家地学领域专家组成。

  点评: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m6米乐安装的合作伙伴。近年来,中阿在地学与地质调查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相关阿拉伯国家对口部门签署了9项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组织实施了7个合作项目。今后,相关部门将加强技术标准、地学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共同提升技术水平。

  “地质云1.0”正式上线服务

  全国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地质云1.0”发布会 11月6日在京召开,会上宣布我国地质调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地质云1.0”正式上线服务。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要求,在完成顶层设计、出台《地质调查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实现“地质云1.0”上线、初步构建信息化建设运行制度标准框架,打通数据孤岛、实现75个核心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实现“一站式”管理、提高了地质调查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成功研发了地质调查智能空间技术、探索建立了智能地质调查工作新模式等五方面取得了成果,地质信息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点评:“地质云1.0”正式发布并上线服务,标志着我国地质调查工作模式转型升级,开创互联网 地质调查全新时代,基础地质数据与产品向社会集中服务,开启我国地质信息共享服务全新局面。

  我国城市地质调查取得丰硕成果

  全国城市地质工作会议于11月15日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对会议作出批示。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介绍了城市地质调查取得的成果——为支撑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分析了我国19个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337个主要城市的优势地质资源和重大地质问题,形成了我国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状况的总体认识,提出了优化城市群发展规模和布局、发挥城市地质资源优势、保障城市地质安全的对策建议。

  点评:加强城市地质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城市地质科技支撑体系,将城市地质工作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利于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成立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体系中首家区域创新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12月6日挂牌成立,以期更好地服务国家和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点评: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推进地质调查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在强化区域地质调查机构科技创新能力上迈出的第一步。


   网站地图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如意开发区腾飞南路32号 网址:www.nmmtdz.com.cn 电话:0471-6555504 ")); 

 

网站地图